UI设计规范 - 大多数应用的标准
详细的UI设计规范帮助设计团队保持应用的一致性、易用性和可访问性,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和交互体验。完整的设计规范能够提升用户对应用的信任感,使得UI设计更加高效、清晰,带来专业的品牌形象和更佳的用户体验。
·
UI设计规范将每一个设计要素都清晰地定义出来,确保应用在不同页面、不同设备中保持一致的视觉风格和用户体验。以下是详细的UI设计规范。
1. 颜色与色彩规范
- 主色调(Primary Color):用作品牌主色,贯穿整个界面,用于按钮、图标、标题等核心元素。应定义色值(RGB、HEX等),并确保品牌识别性。
- 辅助色(Secondary Color):用于次要信息或次级操作的按钮,与主色协调,为界面增添层次感。
- 中性色(Neutral Colors):定义背景色、边框、分隔线等颜色,如白色、浅灰、黑色,用来突出内容。
- 状态色(State Colors):
- 成功(Success):常用绿色表示成功或完成的状态。
- 警告(Warning):常用黄色或橙色表示警告或提醒。
- 错误(Error):常用红色表示错误或失败状态。
- 色彩对比度:文本与背景应有足够对比度(通常为4.5:1),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。
2. 字体与排版规范
- 字体选择:明确应用字体的类型,如系统字体(SF Pro、Roboto)或自定义字体,确保字体清晰、可读。
- 字体大小:
- 标题(Heading):一般比正文大,用于界面中的层级划分。可定义多个层级(如H1到H6)。
- 正文(Body Text):内容的主文字,常在12-16px之间。
- 辅助文字(Caption/Subtext):用于标签、提示信息等小字体。
- 字重(Font Weight):
- 标题或强调文字常用加粗(Bold),正文用常规(Regular)。
- 行高(Line Height):定义为字体大小的1.5倍左右,增加阅读舒适度。
- 文本对齐:主要采用左对齐,符合用户阅读习惯。
3. 图标与图形设计
- 图标风格:保持统一风格(如线性、填充、扁平化等),确保界面一致性。
- 图标大小:定义标准尺寸(如16px、24px、32px等),确保不同页面中图标大小一致。
- 图标间距:图标与文本的间距需一致,如8px,确保布局整齐。
- 图标颜色:图标颜色应与主题色一致,状态图标(如警告、成功)使用状态色。
- 响应式:图标在不同分辨率和设备上需保持清晰,避免模糊。
4. 间距与布局规范
- 内边距(Padding):例如按钮内边距应统一,水平和垂直方向保持适当大小(如16px和8px)。
- 外边距(Margin):元素之间的间距需一致,如卡片、按钮等组件间隔保持16px以上,保持视觉上的整齐。
- 网格系统(Grid System):
- 12列网格:用于Web和桌面应用,方便内容对齐和排列。
- 8点间隔系统:以8的倍数设置间距和尺寸,如按钮高度、图标大小等。
- 页面布局类型:
- 对称布局:适用于需要平衡的页面(如登录页)。
- 非对称布局:适用于展示多样化内容,增加活力(如推荐页面)。
- 网格布局:适用于内容密集的页面(如新闻列表)。
5. 按钮与交互控件规范
- 按钮样式:
- 主按钮(Primary Button):品牌色填充背景,白色或浅色文字,用于重要操作。
- 次按钮(Secondary Button):边框按钮,浅色或透明背景,次要操作使用。
- 禁用按钮(Disabled Button):灰色背景,表示不可点击状态。
- 按钮大小:
- 大按钮(44px高)适合主操作,小按钮(32px高)适合次要操作。
- 按钮圆角:常用4px-8px圆角,符合现代设计风格。
- 点击反馈:按钮点击时有颜色变化或微缩放效果,提供用户即时反馈。
6. 动画与动效规范
- 过渡动画(Transition Animation):如页面切换时的淡入淡出效果,增强过渡的流畅性。
- 反馈动画(Feedback Animation):点击按钮、加载内容、完成操作等提供动画反馈。
- 加载动画(Loading Animation):加载内容时显示进度条或旋转图标,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。
- 适度使用:动画时长控制在300毫秒内,保持简洁,避免影响页面响应速度。
7. 图像与媒体规范
- 图像尺寸:确保图像尺寸优化,以提高加载速度,通常保持在150KB以下。
- 替代文本(Alt Text):每张图像添加替代文本,提升无障碍体验。
- 图片样式:边角圆滑或圆形展示,避免硬边框,增强视觉美感。
- 视频控件:提供播放、暂停、音量控制等按钮,增加用户对内容的控制。
8. 导航与信息架构规范
- 底部导航栏:移动端常用的导航方式,四到五个核心模块,用户快速切换。
- 侧边导航栏:内容丰富的应用常用侧边栏,节省屏幕空间,适合复杂信息架构。
- 面包屑导航(Breadcrumb):显示用户当前路径,便于用户返回上一级页面。
- 搜索功能:复杂内容中提供搜索框,帮助用户快速查找信息。
- 引导提示:新手引导或复杂功能模块,初次使用时展示提示信息。
9. 可访问性设计
- 文本对比度:确保文本和背景有足够对比度,符合WCAG标准,便于视障用户阅读。
- 操作区域:按钮和图标保持44px以上,便于肢体障碍用户操作。
- 响应式设计:确保界面在移动端、桌面端和平板上适配,文字、图片和控件自动调整。
- 键盘导航:支持无鼠标用户通过键盘进行导航,适用于Web应用。
10. 反馈机制规范
- 视觉反馈:
- 点击、悬停、激活等状态变化,如点击后按钮背景色改变,表示操作成功。
- 加载反馈:页面加载、数据加载时提供加载动画,避免静止页面带来的误解。
- 错误提示:如表单校验不通过,错误信息和解决建议清晰显示在用户视线范围内。
- 确认提示:重要操作,如删除、支付等,提供确认提示以避免误操作。
11. 表单设计规范
- 表单布局:通常采用垂直排列,便于用户按顺序填写。
- 标签与占位符:
- 标签明确字段用途,占位符提供提示,避免用户填写错误。
- 校验提示:即时校验并提示错误,错误信息放在字段下方,使用红色或其他状态色。
- 表单提交:成功提交表单后给出反馈,失败时清晰告知错误原因。
12. 弹窗与通知规范
- 弹窗样式:主操作按钮颜色醒目,取消按钮颜色浅淡,避免用户误点击。
- 通知样式:顶部或底部短暂出现,信息提示后自动消失,或允许用户手动关闭。
- 操作提示:操作成功或失败提示时长保持1-2秒,确保用户足够时间阅读。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