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COMSOL官方案例仿真练习】球体之间电击穿
由于COMSOL官网上的球体之间电击穿仿真文件是用COMSOL6.0.0.285创建,笔者COMSOL版本低打不开,所以跟着说明文件做了一遍,记录一下跟做的过程。
·
球体之间电击穿COMSOL仿真
由于官方的仿真文件是用COMSOL6.0.0.285创建,笔者COMSOL版本低打不开,所以跟着说明文件做了一遍。
记录一下跟做的过程。
文章目录
一、球体之间的电场仿真
电场仿真仅使用静电场接口和稳态研究。
1. 接口选择
选择 AC/DC>电场和电流>静电(es) 和一般研究>稳态 。
2. 输入参数
在全局变量>参数1中输入仿真中需要使用的参数。
3. 几何定义
- 绘制一个球体:几何1处单击右键选择球体,半径为a,旋转45°,构建所有对象。
- 旋转:对象选择球体,轴类型笛卡尔,y为1,z为0,角为45,构建所有对象。
- 再建立一个球体
- 建立一个长方体:作为空气域,宽、深、高度都是20cm,位置处x=-8cm、y=-10cm、z=-10cm;构建全部对象;这里点击了透明按键可以看见里面的两个球。
- 求差:长方体减去两个球体。减去的两个球体在里面不好选择,可以先点击右上角的全选,再在选择框里清楚多余的部分。
4. 材料定义
材料处右键选择空材料,相对介电常数填写1。
5. 静电接口设置
静电接口右键,然后选择接地和电势。
- 接地
接地边界选择14-21,即右边那个球的球面。2. 电势电势边界选择6-13,即左边那个球的球面,电势设为Vapp。
6. 网格划分
其实网格不会划分,直接自动划分网格也能算,只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们自己划分网格能够使计算更快更高效,更加节省计算资源。这里进行的网格划分主要是为了让两球表面的电场计算更加细致,而其余空气场部分则可以粗略。
- 大小:网格处单击右键,点击大小。
我点击了两个,“大小”不能选择实体,“大小1”才能选择,不知道为什么…但是这样是可以用的。“大小1”处选择实体6-17,即左边全部球面,和右边靠近左边的半球面。
然后单元大小处选择定制。
单元大小参数栏选择最大单元大小,关联文本输入5e-4。 - 自由三角形网格:划分球面的网格。
在边界里选择自由三角形网格,边界选择6-17,全部构建。 - 自由四面体网格
选择自由四面体网格,全部构建。
7. 研究计算
点击左边栏研究1,点击计算。
8. 结果
增加三维绘图组,标签改为电场。
在电场的接口中,更多绘图中选择多切面。
x、y平面数量改为0,表达式里面选择电场的x分量。
绘制得到截面电场分布。
二、球体之间电击穿
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物理场和研究,进一步对电击穿进行仿真。
1. 添加物理场
添加物理场等离子体>电击穿检测 。
在电击穿检测边界中选择阴极和粒子计数器。
阴极选择边界13。
粒子计数器选择14-17。
在电击穿检测1中电场栏选择电场(es/ccn1),即研究1中之前算得的电场。
2. 添加研究
添加研究,勾掉界面右下角静电求解接口,双击瞬态添加研究。
- 在研究中时间栏改为range(0,0.002,0.15),即仿真时间0~0.15s,仿真间隔为0.002s。
- 因变量值栏中,找到不求解的变量值:设置改为用户控制;方法列表选择解;研究列表选择研究1,稳态。因为在这里瞬态研究中电场求解勾掉了,电场相关数据就从研究1中得到。
- 点击计算,得到结果。
3. 结果
- 击穿指示器
当指示器为零时,不会发生放电;当指示器为 1 时,可能会发生 (限流)汤森放电。由于这是有限电流,因此在电气系统中不成问题。但是,当指示器为 2 时,如左球体上的小红点所示 (在两个球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处),可能会形成无限电流的流注,这可能会对电气系统造成灾难性影响。如预期的那样,形成流注的区域是一个非常小的点,这意味着刚好会发生放电。这是预料中的情况,这是因为,外加电压恰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值 51.8 kV。 - 积分汤森增长系数
积分汤森增长系数当其值高于18.3时,会形成流注。在阴极上,此函数有很大的变化,远离两个球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处,积分增长系数基本上低于流注阈值。 - 压力乘以路径长度
Paschen 曲线通常会绘制击穿电压与压力和间隙乘积的关系。由于容易获得实验 Paschen 曲线数据,因此默认绘制此绘图可以很容易地验证是否在预期电压下发生击穿 (对于给定的压力与间隙长度乘积)。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